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

大提琴&小提琴 小型音樂會

小型音樂會



教室的的小型音樂會即將在4月4日兒童節這一天舉辦
而這次的小型音樂會分兩個階段
上半場為成人的表演,演奏的曲目相當耳熟能享
有電影配樂及西洋老歌...等等
相當精彩!


下半場,則是小朋友的演出
小提琴、大提琴的小朋友都有參與這一次的表演喔!
值得一提的,這一次有兩位小朋友第一冊上冊畢業
也在這一次的音樂會中
發表他們畢業的樂曲,
下面有他們親手設計及製作的海報
雖然他們都只是二、 三年級的小朋友
但在音樂上及美術的造詣尚可都不馬虎喔!

時間: 99年4月4號 星期日 上午10:00(成人) 11:00(兒童)
地點:田老師音樂工作坊

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大提琴~大提琴家 史塔克的大師課程 在公視

學大提琴的同學以及喜歡史塔克的朋友大家有福囉!
三月二十八日下午四點鐘 在公視頻道播出
"史塔克的大師課程"
大家可以坐在家裡看史塔克這位大師在大提琴音樂上如何教學
並且也可以學習到他對音樂分析的角度及見解!
所以星期天下午最好不要安排聚餐活動或是午覺也睡到4 點要起來
總之,有時間沒時間田老師都建議大家空出時間來好好欣賞一下囉!

史塔克簡介
出生於1928年的匈牙利大提琴家
先今已八十多歲高齡
後半生一直在美國大學裡做教授,
而他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已經成為舉世公認的經典版本。
身為神童的他,六歲就第一次的公開演出
十一歲舉行個人獨奏會
八歲開始教其他小朋友
十四歲以職業演奏家身分演出德佛札克大提琴協奏曲
(此曲技巧高超,是以首大提琴及具挑戰的樂曲之一)
他是一位技巧相當出色的演奏家
灌錄的唱片數量相當多,也含括相當多樣曲目
在他二十歲那一年受到神童曼紐因的影響
重新省思自己的拉奏技巧
人生經過這番自省
他的音樂造詣更上一層樓
先今音樂界許多出色的大提琴手
許多都是史塔克的徒弟
公視之友的網址

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

大提琴同學校外教學篇(劉聖文老師大提琴獨奏會)

大提琴的同學們
我們要一起去聽音樂會校外教學囉!!!

音樂會時間:2010年3月29日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演奏廳




這次我們要聽的是劉聖文老師的大提琴獨奏會
(請不要想成連勝文,老師她是女大提琴家,所以差很多)
劉老師是師傅我念研究所的時指導的教授
(對學生很好,教學認真,改論文更是...毫不馬虎的嚴格)

在聽音樂會之前老師在這邊幫大家先做一點預習功課
去聽音樂會的時候才會投入於音樂當中
比較不會處於恍神的狀態...

何謂奏鳴曲?
這次音樂會演出的樂曲大多都是奏鳴曲
所謂奏鳴曲,是獨奏樂器由鋼琴伴奏,的演出模式
而鋼琴與獨奏樂器地位是同等重要,也如同是一個小型的室內樂形式
通常奏鳴曲有三到四個樂章
而樂章與樂章中間是不拍手的
等樂曲完全結束才拍手。


演出者介紹

劉聖文老師是旅美多年的女大提琴家
並且是首位獲得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琵琶第音樂院大提琴演奏博士學位的台灣音樂家
(厲害!厲害!)
其表現極為傑出,旅美期間曾參與琵琶第巴洛克樂團,
擔任巴洛克大提琴手數年,除了多次舉辦個人鋼琴及大提琴音樂會外,
亦於音樂教育方面貢獻許多。
現任教於台灣藝術大學、實踐大學音樂系及高中音樂班,並擔任Muzik古典月刊主筆。

演出曲目:
1.布拉姆斯:D大調奏鳴曲,作品78(改編自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


一直到四十歲以後,布拉姆斯才出版第一首小提琴奏鳴曲。事實上,布拉姆斯年輕的時候,舒曼曾經鼓勵他創作過小提琴奏鳴曲並且出版,但是最後卻因為李斯特等人的勸阻而作罷,樂譜最後終告佚失。但是1880年以後出版的三首小提琴奏鳴曲雖然數量不多,卻成為布拉姆斯的室內樂代表作,也是小提琴奏鳴曲裡的經典之作。

2.張俊彥:大提琴奏鳴曲
首演,聽聽囉,給現代的作曲家鼓勵鼓勵!
3.易沙意:大提琴獨奏奏鳴曲,作品28(改編自小提琴奏鳴曲)
易沙意在撰寫這六首無伴奏奏鳴曲時採取了與艾爾加相當相似的策略:與其利用音樂來形容他朋友的個性,易沙意則是試圖從曲風及採用的提琴技巧來描繪出每位名小提琴家的演奏風格與習性。此構想源自於某次西格第演奏完巴赫無伴奏曲後。西格第向易沙意表示,後代的小提琴作曲家受限於巴赫無伴奏無與倫比的影響力,而不敢輕易嘗試該無伴奏範疇。後來,易沙意花不到24小時的時間,就草擬出六首奏鳴曲的雛型,歷經幾星期的不斷修改,最後於1924年出版。
4.法朗克:A大調大提琴奏鳴曲(改編自小提琴奏鳴曲)
一生僅寫下了一首小提琴奏鳴曲,不過就這首曲子成為法國小提琴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法朗克的音樂雖然洋溢著法式的浪漫風情,但是與同期的聖桑所不同的是,他遵循德奧一派古典的形式,以豐富的和聲與高雅的旋律線條,開創完全不同的新的音樂風格,你可以將它和印象派連結在一起,獨具風味的法式品味...

2010年3月14日 星期日

大提琴大合奏 ~ 卡門

還記得2009年田老師音樂工作坊
成人大提琴的同學們在年度音樂會上
演出兩首披頭四金典曲 "yesterday","hey jude"
經過一年的努力及技術的進步
2010年,田老師改編了大提琴合奏板的
"卡門"及"女人香"
這兩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曲目
讓成人大提琴的同學可以挑戰一下

再練習拉奏之前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卡門這首樂曲,
並且在這邊也附上了由田老師所拉奏的卡門音樂檔
希望同學們可以先聽熟樂曲
之後團練的時候,我們可以很快的進入狀況!

卡門簡介 :

卡門,一個美麗放蕩的女人,自然散發危險魅力的她,
讓軍官裘斯不由自主成為這段狂放愛情的囚犯。


只要對卡門有意的男人,裘斯都不顧一切的除掉可能的情敵。
日復一日,死亡染紅了裘斯的雙手,當他槍殺了卡門的新情夫後,
他決定要帶著卡門遠走高飛,開始新生活。


但懇求和威脅對放蕩的卡門並沒有任何作用,裘斯如火一般的愛意卻換來卡門的無情冷漠,挫敗和忌妒使裘斯幾近發狂,卻又更加深陷在卡門的情慾之中…


愛恨分明的卡門,恣意的情慾挑戰了道德的禁忌,開始了危險的愛情遊戲,卻無法圓滿結束…




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

傅聰談蕭邦

2010年3月1日 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了一場由傅聰所演奏的整場蕭邦曲目的獨奏會。

傅聰是一位了不起的華人鋼琴演奏家,他所演奏的蕭邦被喻為「附有蕭邦的靈魂」。

以下轉貼一篇由樂評家焦元溥先生專訪傅聰的文章,讓我們從訪談間窺探傅聰心中的蕭邦。



傅聰談蕭邦 從李後主到李商隱

今 年是波蘭音樂家蕭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200歲冥誕。不過蕭邦有兩個生日:他認為自己的生日是3月1日,後人考證則為2月22日,有些愛樂人便把這一個多星 期當成是「蕭邦生日周」。今年伊始,蕭邦兩百歲誕辰紀念活動已在世界各地展開,旅居倫敦的音樂家傅聰即將來台舉辦蕭邦獨奏會。現於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攻讀音 樂學博士學位的樂評人焦元溥,特地前往傅聰住所,訪談你所不知道的蕭邦……(編者)

即將來台舉辦蕭邦獨奏會的音樂家傅聰。
新象文教基金會/圖片提供
永遠就只有一個蕭邦

焦元溥:您即將於3月1日在台灣舉行全場蕭邦獨奏會,可否請您談談這次的曲目設計?

傅聰:這個獨奏會很簡單,上半場是早期作品,下半場是晚期,音樂會以早期波蘭舞曲開頭,以蕭邦最後作品之一的《幻想波蘭舞曲》結尾,上下半場都有夜曲和馬厝卡舞曲,給聽眾一個對照,聽聽最年輕和最晚期的蕭邦,中間是什麼關係。

焦元溥:您以前為SONY唱片錄過許多蕭邦作品,就包括這樣一張早晚對照。蕭邦早期小曲一般演奏家都興趣缺缺,被您一彈卻成為深刻雋永的傑作。

傅聰:我覺得蕭邦早期作品中有很多很有趣的東西。所有大作曲家幾乎都一樣,早期作品幾乎都包含了後來作品的種子。像《送葬進行曲》,是蕭邦十七歲還在學校 裡的作品,但我總覺得這個作品很像白遼士,尤其是音樂中的肅殺和高傲之氣,非常特別。而我們後來也真的可以感受到蕭邦和白遼士的互為關係。比方說白遼士 《凱旋與葬儀交響曲》(Symphonie funebre et triomphale)和蕭邦《幻想曲》就頗有相似之處,而蕭邦的《船歌》和白遼士歌劇《特洛伊人》(Les Troyens)中的愛情二重唱也可說是互為關係:兩者都是船歌,調性也相同;白遼士是降G大調,蕭邦是升F大調,基本上是一樣。而且蕭邦《船歌》其實也 是一段二重唱。大家可以比較聽聽。

焦元溥:很多人認為蕭邦是原創但孤立的天才。他影響了同時代所有的人,卻不受同儕影響。

傅聰:蕭邦還是受到非常多人的影響,雖然他自己不那麼說,而且對其他作曲家幾乎沒有一句好話。比方說他討厭貝多芬,但你還是可以聽到貝多芬對蕭邦的影響。 蕭邦是非常敏感的大藝術家,他一定會吸收其他創作,而且是無時無刻不在生活中吸收,只是他始終以極為原創的方式表現,寫出來就成為自己的作品,所以那些影 響都不明顯,但我們不能就說影響不存在。

焦元溥:在音樂史上,誰能說繼承了蕭邦的鋼琴與音樂藝術?

傅聰:我覺得蕭邦之後只有德布西,再也沒有第二個人。而且德布西在蕭邦的基礎之上創造出另一個世界。除此之外,蕭邦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永遠就只有一個蕭邦。

神祕的蕭邦馬厝卡

焦元溥:您這次選了三組馬厝卡演奏,您也是罕見的馬厝卡大師,請您談談這奇特迷人的曲類。

傅聰:蕭邦一生寫最多的作品就是馬厝卡,將近六十首,等於是他的日記。馬厝卡是蕭邦最內在的精神,是他最本能、最個人、心靈最深處的作品。而且蕭邦把節奏 和表情完全融合為一,這也就是為何基本上斯拉夫人比較容易理解蕭邦,因為這裡面有民族和語言的天性。我雖然不是斯拉夫人,可是我有蕭邦的感受,對馬厝卡節 奏有非常強烈的感覺。如果沒有這種感覺,不能感受到蕭邦作品中音樂和節奏已經完全統一,成為另一種特殊藝術,那麼就抓不住蕭邦的靈魂,也自然彈不好蕭邦。

焦元溥:同是斯拉夫人的俄國,其鋼琴學派就對馬厝卡非常重視,我訪問過的俄國鋼琴家也對您推崇備至。

傅聰:對俄國人而言,一位鋼琴家能彈馬厝卡,那才是最高的成就。馬厝卡在鋼琴音樂藝術中是一個特殊領域,很少有藝術家能夠表現得好,而且他們非常追求馬厝卡的表現。無論是老一輩的霍洛維茲,或是年輕一輩,都是一樣,都把馬厝卡當成至為重要的鋼琴極致藝術。

焦元溥:每個人都渴望能彈好馬厝卡,都努力追求,卻都抓不住馬厝卡。

傅聰:所以俄國人覺得馬厝卡很神祕,事實上也的確很神祕。有些人說應該看波蘭人跳馬厝卡,以為這樣就可以體會。我可以說這是沒有用的。因為蕭邦馬厝卡並不 是單純的舞蹈。雖然其中可能某一段特別具有民俗音樂特質,但那也只是一小段,性格也都很特殊,不是真的能讓人打著拍子來跳舞。而且蕭邦馬厝卡曲中變化無 窮,混合各種節奏。一般不是說馬厝卡舞曲可分成馬厝爾(Mazur)、歐伯列克(Oberk)和庫加維亞克(Kujawiak)這三種嗎?但蕭邦每一首馬 厝卡中都包括這三種中的幾種,節奏千變萬化,根本是舞蹈的神話,已經昇華到另一個境界。所以如果演奏者不能夠從心裡掌握馬厝卡的微妙,那麼無論再怎麼彈, 再怎麼看人跳舞,還是沒有用的。

焦元溥:其實馬厝卡在蕭邦作品中到處可見,只是許多人無法察覺。

傅聰:蕭邦作品中有些段落雖是馬厝卡,但不是很明顯,所以的確比較難察覺。可是很多其實是很明顯的馬厝卡,一般人仍然看不出來。像《第二號鋼琴奏鳴曲》的 第二樂章〈詼諧曲〉,開頭常被人彈得很快,但那其實是馬厝卡!譜上第一拍和第三拍同樣都是重拍,就是明確的馬厝卡節奏。而且蕭邦這樣寫第二樂章,背後有他 深刻的含義:馬厝卡舞曲代表波蘭土地,和代表貴族的波蘭舞曲不同。這曲第一樂章是那樣轟轟烈烈地結尾,非常悲劇性,音樂寫到這樣已是「同歸於盡」,基本上 已結束了。但第二樂章接了馬厝卡,這就是非常波蘭精神的寫法──雖然同歸於盡,卻是永不妥協,還要繼續反抗!這是蕭邦用馬厝卡節奏的意義。如你所說,蕭邦 作品中無處不見馬厝卡,而他用最多的就是馬厝卡和圓舞曲。

最恨「蕭邦式」的蕭邦

焦元溥:大家都愛蕭邦,都彈蕭邦,能彈好蕭邦的人卻那麼的少。

傅聰:蕭邦是一位非常特殊的作曲家,一個非常特殊的靈魂。李斯特描寫蕭邦描寫得很好,說他有火山般的熱情,無邊無際的想像,身體卻又如此虛弱──你能夠想 像蕭邦所承受的痛苦嗎?他是這樣的矛盾混合,內心和軀殼差別如此之大。我們從蕭邦樂譜就可以知道他的個性。在譜上常可以看到他連寫了三個強奏,或是三個弱 奏,是多麼強烈的性格呀!像他《船歌》最後幾頁,在結尾之前譜上寫的都是強奏,而且和聲變化如同華格納,甚至比華格納還要華格納!很多人說蕭邦晚年彈《船 歌》,因為身體實在虛弱,所以最後彈成弱音。我想蕭邦雖然可以這樣作,但他的作曲意圖卻非如此,絕對不是!

焦元溥:很遺憾,這樣多年過去,許多人對蕭邦還是有不正確的錯誤印象,以為他只是寫好聽旋律的沙龍作曲家。

傅聰:所以我最恨的就是「蕭邦式」(Chopinesque)的蕭邦,那種輕飄飄、虛無縹緲的蕭邦。當然蕭邦有虛無縹緲的一面,但那只是一面,蕭邦也有非 常宏偉的一面,他的音樂世界是多麼廣大呀!即使是蕭邦《夜曲》,每一曲都不一樣,內容豐富無比。像是作品二十七的《兩首夜曲》,第一首升c小調是非常深沉 恐怖的作品,音樂彷彿從蒼茫深海、漆黑暗夜裡來;但第二首降D大調就是皎潔光亮的明月之夜。兩首放在一起,意境完全不同。第二首因為好聽,許多人拿來單獨 演奏,卻彈得矯揉做作,莫名其妙地感傷──我最討厭感傷的蕭邦,完全不能忍受!蕭邦一點都不感傷!他至少是像李後主那樣,音樂是「以血淚書著」,絕對不小 家子氣!

焦元溥:您提到相當重要的一點,就是蕭邦出版作品中的對應關係。波蘭國家版樂譜校訂者艾基爾(Jan Ekier)就曾分析馬厝卡中的調性與脈絡,認為馬厝卡應該成組演奏,而您這次曲目也是如此安排。

傅聰:我一直都是如此。當然不是說馬厝卡就不能分開來彈。蕭邦的作品都是說故事,一組馬厝卡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一首則是故事的一部分。至於那是什麼故事,就要看演奏者有沒有說故事的本領了。

最好的鋼琴在二次大戰前

焦元溥:不過您的最新錄音,以蕭邦時代的鋼琴所錄製的馬厝卡,卻沒有成組演奏,這是為什麼?

傅聰:波蘭本來希望我錄蕭邦馬厝卡全集,但一定要用1848年復原鋼琴來彈。那架鋼琴非常難彈,很難立即掌握。我最後錄了四十多首,有些很好,我就說那你 們自己去選吧!所以這個錄音中的馬厝卡就沒有成組出現。然後製作人決定用他們覺得合理的方式來編排,所以那順序並不是我設計的。不過我必須說他們的安排還 滿合理,聽起來很順,是有意思的錄音。

焦元溥:您用蕭邦時期的鋼琴演奏,有沒有特別心得?

傅聰:用那時候的鋼琴彈,聲音就像是達文西的素描,比較樸素,但樸素中可以指示色彩,所以這種樸素也很有味道。現代鋼琴的色彩當然豐富很多,若能找到好琴 會非常理想。可是今日鋼琴多半真是「鋼」琴,聲音愈來愈硬,愈來愈難聽,完全為了大音量和快速而設計,愈來愈像是打擊樂器。德布西說他追求的鋼琴聲音是 「沒有琴槌的聲音」,蕭邦其實也是如此,現在卻反其道而行。鋼琴演奏是要追求「藝術化」而非「技術化」,而其藝術在於如何彈出美麗的聲音,而不是快和大 聲。鋼琴聲音其實該是「摸」出來的,而不是「打」出來的,這就是為何我們說「觸鍵」(touch)而不是擊鍵。最好的鋼琴其實在二次大戰之前,特別是兩次 大戰中間的琴。你聽柯爾托(Alfred Cortot)和許納伯(Artur Schnabel)的錄音,他們的鋼琴才真是好。

晚期蕭邦的音樂世界

焦元溥:您即將要演奏蕭邦最後一組,作品六十三的《三首馬厝卡》。我一直不知道要如何形容這組作品,音樂是那樣模稜兩可,篇幅和先前作品相比也大幅縮減。

傅聰:那真是非常困難的作品,第一首尤其難彈。蕭邦晚年身體狀況很不好,寫得非常少,他是能夠寫什麼就寫什麼,不像有些作曲家刻意要留下什麼「最後的 話」。我覺得早期蕭邦是李後主;到了後期,他的意境反而變成李商隱了。有一次我和大提琴家托泰里耶(Paul Tortelier)討論,他就表示他喜歡中期的貝多芬勝過晚期。「就像一棵樹,壯年的時候你隨便割一刀,樹汁就會流出來。」我明白托泰里耶說的。早期蕭 邦也是如此,滿溢源源不絕的清新,但後期就不是這樣。他經歷那麼多人世滄桑,感受已經完全不同。像即將舉辦「蕭邦獨奏會」中將彈的作品六十二《兩首夜曲》 中的第二首,也是蕭邦最後的夜曲,樂曲最後那真的是「淚眼望花」──他已經是用「淚眼」去看,和早期完全不一樣了。

焦元溥:或許這也是很多人不能理解蕭邦晚期作品的原因,甚至有人認為那是靈感缺乏。

傅聰:李斯特就不理解《幻想波蘭舞曲》,不知道蕭邦在寫什麼。其實別說蕭邦那個時代不理解,到二十世紀,甚至到今天,都有人不能理解。連大鋼琴家安妮‧費 雪(Annie Fischer)都對我說過她無法理解《幻想波蘭舞曲》。不過今年蕭邦大賽規定參賽者都要彈《幻想波蘭舞曲》,這可是極大的挑戰呀!

焦元溥:但為什麼不能理解呢?是因為樂曲結構嗎?

傅聰:這有很多層面。蕭邦作品都有很好的結構,但愈到後期,結構就愈流動,當然也就愈不明顯。鋼琴家既要表現音樂的流動性,又要維持大的架構,確實不容 易。此外那個意境也不容易了解。這就是為何我說晚期蕭邦像李商隱,因為那些作品要說的是非常幽微、非常含蓄、極為深刻但又極為隱密的情感,是非常曖昧不明 的世界。

焦元溥:您以李商隱比喻晚期蕭邦,我覺得真是再好不過。小時候不懂他詩中的曖昧,印象最深的倒是文字功力。像〈馬嵬〉中的「此日六軍同駐 馬,當時七夕笑牽牛」,那時看了覺得唐代要是有對聯比賽,他大概是冠軍。而高超精緻的寫作技巧,其實也正是蕭邦晚期筆法。他在三十二歲以後的作品愈來愈對 位化,作曲技巧愈來愈複雜,往往被稱為是用腦多過用手指的創作。您怎麼看如此變化?

傅聰:蕭邦和莫札特一樣,愈到後期愈受巴哈影響。而我覺得蕭邦之所以會鑽研對位法,並且在晚期大量以對位方式寫作,這是因為對位可以表現更深刻的思考,就 等於繪畫中的線條和色彩更加豐富。早期作品像是用很吸引人的一種明顯色彩來創作,後期則錯綜複雜,音樂裡同時要說很多感覺,而且是很多不同的感覺,酸甜苦 辣全都混在一起。所以晚期蕭邦真的是難彈,背譜更不容易:不是音符難記,而是每一個聲部都有作用,都有代表的意義,而那意義太複雜了。比如說晚期馬厝卡中 的左手,那不止是伴奏而已,其中隱然暗藏旋律。看起來不是很明顯的對位,可是對位卻又都在那裡。真是難呀!

焦元溥:今年是蕭邦二百歲誕辰年,您想必特別忙碌。

傅聰:真是忙到不得閒呀!除了演奏會之外,波蘭七月分辦了學術研討會,特別請我去講,希望能好好討論出一些成果。今年五、六月的伊莉莎白大賽和十月的蕭邦大賽,我都是評審,也占去很多時間。

焦元溥:您在1985年擔任過蕭邦大賽評審,之後就再也不願去評蕭邦大賽,為何今年改變想法了?

傅聰:因為今年蕭邦大賽是由波蘭議會通過的新委員會和學院舉辦,和舊的完全不同。他們請來許多演奏家,把很多不學無術,在比賽搞政治的人都趕了出去。我想這次蕭邦大賽應該和以前會有很大不同,我很期待這個新開始。

焦元溥:祝福您身體健康,我們都期待聽到您的演奏!

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

好康介紹~ 一片裙

因演出的關係,需要攜帶方便又好搭配各種上衣以及坐下來拉琴可以很美的裙子
所以在服飾的大本營"五分埔"找很久
但...都沒有找到心目中理想的裙子!
有一次很巧的在忠孝東路上的餐館吃飯剛好隔壁是做服飾的等餐的時間,
就跑去逛逛了!不經意的情況發現了"一片裙"
這種裙子其實很多年以前演出的時候就看過學姐有穿過,
但是一直忘了他跟我說在哪裡買的所以很失望,
多年後,居然讓我找到(有一種發現新大陸的心情!)
價格方面還可以接受300元,對於音樂班或音樂系的學生應該都可以接受吧!
(不過想稍稍碎念一下,幫老闆介紹超多學生去買的,他很應都不給大家優惠一下 >< )

好吧!說了這麼多,就來分享一片裙對於我們學音樂的女生有哪些優點吧!
1.攜帶很方便
(不會太重,放在包包重量只有一點點)
2.穿脫方便
(可以先穿上裙子,再將褲子換掉,有時候一群人一起換的時候,不會曝光又安全)
3.演奏時很漂亮
(因為裙子有垂度的關係,無論是站著或是坐著演奏,都會很有質感)
4.不用擔心身材的問題
(這樣說有一點消極啦!不過也是一件很件時的問題,因為有時候我們因為便當吃太多,胃會凸出來,而造成一般的裙子,扣子卡卡的,一片裙他可以非常任意的調整自己腰圍的寬度)
5.搭配度很高(上衣的選擇部分搭配相當高,白、紅、黑、、、都很好配色,因為,很多人說黑色是百搭的顏色)





先來看看全部拉開的樣子!(有點像窗簾!!! )





綁帶的穿法 (所以適合各種腰圍)





坐下來很有垂度感 !( 水噹噹!!)

學生在音樂會上的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