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鋼琴班校外教學之電影欣賞

鋼琴班在前些日子由田老師領軍,一起去欣賞了先前推薦給大家的電影『蒙特婁的莫札特』
同學們興奮的心情不可言喻,除了對於劇中主人翁-安德烈馬修更加認識,也欣賞了很棒的鋼琴音樂。真是
快樂又充實的夏日午後。下次我們要號召更多喜愛音樂的朋友跟我們一起來個音樂的約會喔!



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黃盈媛 大提琴獨奏會




黃盈媛 大提琴獨奏會
"大提琴之舞"

之前會想要去聽這場音樂會
主要有二個動機
第一:伴奏 顏華容老師,一直是我的偶像
鋼琴技巧高超不說,在音樂的處理上及音樂造詣上真的很令人佩服
其二:這次所有要演奏的曲目,都相當吸引人(如圖)



這次的選曲我相當喜歡
演奏的都是大提琴曲目中很經典的小品
以往小廳的一些獨奏會
大部分的人都會因為時間的考量
都會偏向演奏"奏鳴曲"等等的
因為三~四個樂章加起來總是很夠時間
好聽是好聽但是
聽久了總是會想換點不一樣的

其實大提琴有很多很棒的小品
精緻,旋律又動人,
又可以聽見大提琴很多炫技的地方
全曲時間大約5~7分鐘左右
但是通常只有在比賽或是音樂會最後的安可曲時才會聽見
有點可惜
這次的音樂會,選了11首經典的大提琴小品(有幾曲是改編曲)
做為演奏曲目

中場休息的時候
聽見很多人在討論這次的曲子
而演奏的黃老師很多人在稱讚
音樂很棒,琴聲動人...等等
感覺台下的觀眾反應相當好
大部分的人都很專注的聆聽
而我
也許是曲子都很熟的關係
聽起來格外有感觸
很推薦POPPER的作品
拉奏大提琴的人多多少少都認識
他寫給大提琴的作品非常多
樂曲優美、技巧有相當有挑戰性
而這次演奏二曲POPPER的作品
馬厝卡舞曲以及音樂會波蘭舞曲
都是相當經典的作品

聽完音樂會,讓我想到有一片CD那是我很久很久以前一位朋友送我的
我相當喜歡,是我珍藏CD中的其中一片,
CD裡面所以的曲目都很值得一聽,
而以前在當學生的時候
都以可以演奏CD裡面的曲子為目標
而每每學會其中一曲
都會感到莫名的開心

CD我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在賣
如果還找的到
那...不要懷疑,買就對了!
(如圖)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小提琴家 范友友


為慶賀中華民國建國100年
秘魯經文處6月28日晚特別舉辦台灣旅美小提琴家范友友獨奏會
他精湛的琴藝,讓愛樂人士聽得如癡如醉。

范友友1987年出生於台北,5歲半開始學習小提琴
今年5月畢業於紐約茱莉亞音樂院研究所。
曾接受曾耿元、亞倫羅桑、米蘭柯維奇、卡勒、川崎雅夫等多位名師指導,
並曾贏得多項小提琴比賽。

尤薩劇院座位僅530個,經文處特別在劇院外的秘魯圖書館大廳設置大螢幕,
安排獨奏會實況轉播,約100多百名聽眾在大廳實況欣賞范友友的獨奏會。


駐秘魯代表黃榮國致詞表示,中華民國建國以來,
在經濟、民主政治都有亮麗傲人的發展,
其中藝文活動更是多元豐富,為讓海外僑胞及秘魯友人認識台灣軟實力
駐秘魯代表處今年將舉辦一系列文化活動。

駐秘處新聞組組長戴金蜜說
范友友在秘魯3場小提琴演奏會為代表處一連串的慶祝建國100年活動開啟序幕,
之後將陸續辦理「歡慶百歲-秘魯民俗舞蹈團赴台表演」、
「建國100年-台灣擴大參與秘魯國際書展」、
「中華民國100年風華照片展」、「百歲百詩-台灣詩詞比賽」、
「迎向100-台秘青年大會師」等文化活動,以多元方式慶祝中華民國建國100年。


--------------------------------------------------------------------------------

此則報導的來源網址: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305493

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蒙特婁的莫札特》如此感人肺腑的音樂,你能抗拒的了嗎?

今天,兩位田老師看了一部十分感人的電影《蒙特婁的莫札特》,看完只有感動,也強力的推薦給大家。
它是講述
加拿大代表性的音樂作曲家,安 德烈馬修,擁有過人的演奏技巧與驚人的創作天賦,被讚譽「比莫札特更出色」的音樂神童,連俄國偉大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 (Rachmaninov)都不禁讚嘆:「他的天才,遠勝於我。」。
電影當中,有多首
安 德烈馬修的作品片段,尤其是他的鋼琴協奏曲,聽完令人感到非常興奮、激動,也非常婉惜他的早逝。
這部電影,目前在國賓長春有上映,有興趣的朋友,一定要抓住這難得的機會,認識這位天才型的作曲家。
放上預告,讓大家先賭為快!
http://youtu.be/QHfrS2XHjG8

小提琴家林昭亮親自指導學生演奏 為音樂教育扎根努力


第一位登上世界舞臺的華人小提琴家林昭亮,
2011年5月25日在臺中市立港區藝術中心演藝廳,
舉辦林昭亮大師講習會暨教育音樂會,
並與鋼琴家強‧木村‧帕克(Jon Kimura Parker)聯手演出。

臺灣出生的小提琴家林昭亮,19歲初登場便受到國際樂壇注目,
為第一位登上世界舞臺的華人小提琴家。數十年來,
演出足跡遍及全球,在成就非凡之際,從未忘懷臺灣這塊美麗的土地。

小提琴家林昭亮今年在企業贊助及邀請下蒞臺巡演,
5月份巡演中,在臺中這一站,規劃以大師班及教育音樂會的方式來分享音樂熱情
,以實際行動表達他對推廣音樂教育的使命,嘉惠喜愛音樂的莘莘學子。

講習會中,林老師親自指導臺中地區學生小提琴演奏技巧,
另外,來自大臺中地區清水高中、國中、國小,東勢國中、
國小音樂班的學生,在臺下共享與大師精彩的對話,
透過臺上及臺下面對面,良性活潑的交流互動,
學員們均稱受益良多,希望未來還有機會接受他的指導。

晚上林昭亮老師及鋼琴家強‧木村‧帕克演出
史特拉汶斯基:義大利組曲、拉威爾:G大調小提琴奏鳴曲、
李斯特:大協奏曲為小提琴與鋼琴的華麗二重奏等多首精彩曲目。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表示,希望藉此讓音樂向下扎根,
並發掘更多的樂壇明日之星。(圖/臺中市立港區藝術中心提供

國際知名小提琴演奏家
林昭亮 簡介


林昭亮(Cho-Liang Lin,又名Veaon Lin,1960年1月29日-),
台灣新竹縣客家人,是馳名國際的台裔美籍小提琴家。
林昭亮五歲時候開始學習小提琴,
並先後赴澳洲雪梨大學音樂學院附中 Sydney Conservatorium of Music
學習琴藝及美國朱利亞德學院師事Dorothy DeLay學琴。
十九歲時,在紐約艾弗里費雪廳以莫扎特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作為第一次公開首演。
林昭亮曾在各國與許多著名交響樂團合作演出,
並且與馬友友、Yefim Bronfman、Wynton Marsalis、Esa-Pekka Salonen、Leonard Slatkin、Michael Tilson Thomas、Isaac Stern 及 黃海倫 等知名演奏家同台演出灌製唱片。
曾在美國各大音樂節演出,1997及2000擔任台北國際巨星音樂節總監。

榮譽

1989年以西貝流士、尼爾森小提琴協奏曲,
獲得留聲機唱片獎「最佳協奏曲錄音」,
並以同張專輯以及布魯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蘇格蘭幻想曲獲得「英國企鵝評鑑三星帶花」獎。
美國Stereo Review雜誌年度最佳專輯、
葛萊美獎兩次入圍。
2000年獲音樂美國雜誌(Musical America)評選為年度器樂演奏家。

唱片專輯

西貝流士/尼爾森:小提琴協奏曲
林昭亮(小提琴)/ 沙隆尼(指揮) 瑞士廣播交響樂團/愛樂
(2006)
典藏莫札特
林昭亮 The Best Music of Mozart/CHO-LIANG LIN (2003)
浪漫經典/林昭亮 The Romantic Classics/CHO-LIANG LIN (2003)
林昭亮的無限經典/林昭亮 THROUGH ALL ETERNITY/CHO-LIANG LIN (2000)
Bruch: Concerto NO.1/Scottish Fantasy by Max Bruch, Leonard Slatkin,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and Cho-Liang Lin (1990)
Haydn / Vieuxtemps Violin Concertos 1 / 5 by Franz Josef Haydn, Henri Vieuxtemps, violin Cho-Liang Lin, Conductor Neville Marriner, and Minnesota Orchestra (1990)

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傳藝金曲登場 Janet大秀小提琴


喜歡Janet的朋友
第22屆傳統藝術金曲獎明晚登場,
Janet出席綵排,她與台灣鼓王黃瑞豐、豎琴兼編曲李哲藝、
二胡廖佩妤、琵琶鄭亦鈞、大提琴黃盈媛等國內音樂好手組成「台灣瘋跨界樂團」,
自己則拉起小提琴,眾人配合的天衣無縫,
就是要在頒獎典禮上給觀眾們聽覺的享受。

Janet拉起小提琴來架式十足,但私下她卻透露自己壓力其實很大,
還說這陣子每天回家都會抽1、2小時練習,
直到現在滿腦子都是這首曲子的旋律。


「台灣瘋跨界樂團」將在典禮上詮釋融合中西樂的「跨界瘋樂」組曲,
包括丟丟銅仔、天公落水、鳳陽花鼓、賞月舞、卡通龍貓、
海角七號等音樂都被選入組曲中,
Janet透露自己明天將穿上低胸白紗短裙上場,
誓言要抹殺光所有攝影的底片!

文章選自網路新聞

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張惠妹的小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學習樂器的朋友們
都知道一把好的琴和一把順手的弓
會獲得各種不同層次感覺的感覺
在這之前
必須先了解樂器的構造以及相關的知識
再為自己選購第一把琴
會是比較保險的

2011-05-11這天看一個電視節目很有感觸
康熙來了~最親愛的張惠妹
訪談的內容中除了張惠妹宣傳新專輯以外
另一個重點在討論
張惠妹所使用的"小白"麥克風
對於專業的演唱者來說
一支好的麥克風是相當重要的
麥克風聲音的辨識度、麥克風聲音的敏感度
以及麥克風的所出來音質...等等
每一個環節都是會在歌唱上加分的
看見在現場的主持人以及來賓
都紛紛試用張惠妹專用的麥克風
大家都有驚奇的感受
好的麥克風給演唱者是有絕對的加分

這讓我不禁聯想到學樂器
好的一把琴會讓自己的琴藝更精進
好比一把好琴
音色漂亮、靈敏度好、重點是對自己拉起來是順手的
不僅僅對演奏來說,加分很多
自己在拉奏的時候
那種享受的感覺是很不一樣的
按弦下去指尖與琴弦絕妙的觸感
還有弓與琴弦所擦出火花
都影響音色的呈現
有些琴對於低音反應很快
琴弓輕輕的在琴弦上運弓
就可以讓琴音有所共振
發出漂亮的音色
另外
很多人不知道一把好的弓
其實對於拉奏也有很大的影響
一把好的弓
除了可以讓自己在演奏上順手
另外,是可以以最輕鬆的方式達到自己所想要的音色及音量
還有在做一些特殊技巧弓會以精確的靈敏度
做出你所想要演奏的

琴弦的好壞也是也差別
如果把樂器比喻為硬體
那琴弦我們就把他比喻為軟體
所以對弦樂器而言
琴弦是很直接改變音色的軟體
一把普通的練習琴裝上好的琴弦
可以立刻在音色上做加分的動作
所以如果每有足夠的能力買一把好琴
建議先換一組好弦
那是最簡單又低成本的方式

總之,看完張惠妹的小白,讓我不禁有感而發
想要跟大家分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拉琴拉奏到一定程度的人
選一把適合自己的樂器是很重要的一件事